“大运会是新的起点!”

日期:2023-08-09 09:06:54 来源:光明日报


(相关资料图)

精彩的成都大运会已经接近尾声,对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成都来说,这届大运会意味着什么?

" 大运会是新的起点!" 面对大运会的巨大推动力,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、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(反兴奋剂部)专职副部长陈志在近日举行的 " 运动成都—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" 专场新闻发布会上直言 " 举办大运会对成都建设世界赛事名城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"。

2017 年年底,成都正式提出建设世界赛事名城。2018 年 12 月,成都获得第 31 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举办权。以筹办大运会为牵引,成都坚持办赛、营城、兴业、惠民并举,编制《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》,全方位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。

陈志说,成都以办赛为引领,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。在获得大运会举办权后,成都先后举办了第 18 届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、第 56 届国际乒联世界乒乓球团体锦标赛等重要赛事;取得了 2024 年羽毛球汤尤杯、2025 年世界运动会等重大赛事的举办权。

" 成都以营城为支撑,体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" 陈志介绍,近年来成都新建改建大运场馆 49 座,全市大型体育场馆设施综合水平进入全国前列。成都还推动利用闲置空地、城市 " 金角银边 " 等布局多样化、便民化运动空间,新建或改造达到省级以上标准的体育公园 22 个,打造社区运动角示范项目 200 余处、天府绿道健身新空间 400 余个,公共体育场馆免费或低收费服务市民健身年均超 460 万人次,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满意度测评全国第一。

大运会后,成都的世界赛事名城建设如何持续发力?陈志透露了三个 " 小目标 ":

——到 2025 年,建成赛事体系完备的世界赛事名城,每年举办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 50 项以上,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 50% 以上,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.6 平方米以上。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 1500 亿元,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 2%。

——到 2030 年,建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体育名城,体育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、经济生产力、市民健康力、社会亲和力、文化传播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。

——到 2035 年,建成体育融入市民生活、运动成为城市高品质生活特质的世界生活名城,体育成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标志性事业,体育为城市经济、社会、文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。

(本报记者 李晓东 周洪双)

标签:

品牌展会
全国巡演